一
|
我为什么忧惧疑惑? |
神岂未曾将我罪过 |
|
归祂儿子身上? |
主所为我还清的债, |
|
公义的神能否再来 |
要我重新清偿? |
二
|
你的救赎永远完全, |
你已还清每一文钱- |
|
我们所有罪戾; |
神的忿怒不能威胁, |
|
因我已经洒上宝血, |
靠恩已经称义。 |
三
|
你既为我领得赦免, |
你既给我白白恩典- |
|
罪债一起清算; |
神就不会两面讨偿: |
|
先在我的中保身上… |
后又要我归还。 |
四
|
所以我心,你当安息, |
你的救主所有功绩, |
|
已使你得开释; |
当信祂的有效宝血, |
|
不怕神再将你弃绝, |
因主已为你死。 |
作者:倪柝声(Watchmam Nee)
得救事实有把握 称义蒙恩藉宝血
诗歌235首是列在“得救的证实与快乐”类,特别唱出“在基督里称义的事实”。这首诗歌是倪柝声弟兄所写的诗歌,总共有四节。每一节的第一句尾与第二句尾押韵,第四句尾与第五句尾押韵,第三句尾与第六句尾押韵。每一个词句唱起来非常摸人的深处,使我们对得救的事实更有把握。
当主兴起倪弟兄尽职事时,主首先向他启示的基本项目之一,乃是信徒得救的证实。当时在整个中国,很少基督徒团体照着圣经教导确知自己得救了。然而倪弟兄对这件事非常清楚,他向基督徒传福音,帮助他们看见自己得救了。他能用圣经明言给人看见,信徒对自己的得救,可以有完全的把握。如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,把这节加以消化,直到他们感到这话是确定的,他们绝不会灭亡了。他也进一步从约壹三章十四节向他们指出得救的证实:“我们因为爱弟兄,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。”
诗歌第一节:“我为什么忧惧疑惑?神岂未曾将我罪过,归祂儿子身上?主所为我还清的债,公义的神能否再来,要我重新清偿?”这一节是对自己唱的。虽然我们已经信入主并受浸归入基督,但因着我们的生活经历常是软弱退后,就疑惑自己是否得救。我们得救的证实不是凭着自己的感觉,乃是凭着圣经的话。根据彼前二章二十四节:“祂在木头上,在祂的身体里,亲自担当了我们的罪,使我们既然向罪死了,就得以向义活着;因祂受的鞭伤,你们便得了医治。”我们应当信入神的话和祂所成就的事实,不再忧惧疑惑,因主已为我们还清所有的罪债,基督已满足神所有公义的要求。所以公义的神不能再来要求我们重新清偿罪债。
第二节:“你的救赎永远完全,你已还清每一文钱-我们所有罪戾;神的忿怒不能威胁,因我已经洒上宝血,靠恩已经称义。”因着看见神的儿子耶稣已担当了我们所有的罪,还清了所有的罪债;所以,在第二节就开始赞美耶稣基督所完成的永远救赎。根据希伯来九章十二节:“并且不是藉着山羊和牛犊的血,乃是藉着祂自己的血,一次永远的进入至圣所,便得到了永远的救赎。”我们知道基督一次的献上自己的身体,流出宝血,便成就了永远的救赎。神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(约壹一7)。并且因神的恩典,藉着在基督耶稣里的救赎,就白白的得称义(罗三24)。基督既为我们的罪付了代价,并在祂的救赎里履行了神对我们一切的要求,神就必须因祂自己是义的,而白白称我们为义。这是因着神的恩典,不是因着我们的行为。
心当安息得开释 人当知今得永生
第三节:“你既为我领得赦免,你既给我白白恩典-罪债一起清算;神就不会两面讨偿:先在我的中保身上…后又要我归还。”第三节继续赞美作神中保的耶稣基督为我们领得赦免,又赐给我们白白的恩典。在神和人中间,只有一个中保,就是那人基督耶稣。基督要作我们的中保,就必须舍了祂自己为万人成功救赎。祂有资格作神和人之间的中保,不仅是在祂神圣和属人的身位上,也是在祂救赎的工作上。祂的身位和工作,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第四节:“所以我心,你当安息,你的救主所有功绩,已使你得开释;当信祂的有效宝血,不怕神再将你弃绝,因主已为你死。”最后一节是对自己的心唱,“你当安息”,因你的救主所有功绩,已使你得开释。这时,我们的心需要一直思念、爱慕、并坚定在神的儿子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所有功绩。我们的心当信靠祂有功效的宝血,不怕神再将我们弃绝,因主已为我们死。正如希伯来书十章十九节:“弟兄们,我们既因耶稣的血,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。”和廿二节:“并且在心一面,我们已经被基督的血洒过,脱开了邪恶的良心,在身体一面,也已经用清水洗净了,就当存着真诚的心,以十分确信的信,前来进入至圣所。”
“圣经是教训我们:得救是现在的事。我们什么时候信,我们就什么时候有永生。一信就得着,不必等候,不必盼望。得救不是死后的事,乃是今生的事。信者如何“已经”(约五24)得救,不信者也如何“已经”(约三18)沉沦。每一个信徒能知道他自己到底有无永生。人每以为:我们不过盼望得救;须等到死后,须等到审判时,方能知道自己是否得救,这并不是圣经的教训。圣经以为:人在今生,就能知道他自己有无永生。(摘自《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二册136~137页》)(完)
杨上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