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本诗歌赏析

回目录

羡慕 - 与主交通
 

诗歌286首   我每时刻需你,可爱恩主!

作者:豪克斯女士(Aninie S.Hawks)

这一首诗将信徒亲近神的渴慕充分表现出来,正如小孩需要母亲一样,好像在母亲怀中,面对面说出了自己的要求,“无人柔声似你,能施安抚”。豪克斯女士并不是一位特出的人物,她一直做着家庭琐碎的工作,有一天正工作时,突然感觉与主亲近的重要,这是她以前没有的经历。那时她想无论在快乐中,在痛苦中,若离开主怎能行事呢?正思想时,“我每时刻需你”的诗句在心中浮现出来了,她立刻靠窗坐下,清晨阳光照在她身上,手拿一纸挥笔写成今日全世界同唱的诗歌。

后来有一件失意的事临到她,那时她从自己写的诗句里得到莫大的帮助,所以她想也许会给别人得到同样帮助,于是抄写了一份寄给劳礼博士,她见后甚喜,代作曲加副歌于一八七二年出版。

(以上摘自《诗歌简介》)

撰文者:柯顺清 2004/7/10

经节:愿他用口与我亲嘴,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。(雅歌一2)

一 我每时刻需你,可爱恩主;无人柔声似你,能施安抚。

(副)我需你,主,我需你,每时刻我需你;哦主,现在赐恩力,我来就你。

这一首诗歌发表于1872年。作者毫克斯女士有一天正做着家庭琐事,突然感觉与主亲近的需要,立刻靠窗坐下,挥笔成诗。本诗歌将圣徒亲近神的渴慕,充分表现出来;正如小孩需要母亲一样。好像人在母亲怀中,面对面说出了自己的要求。那真是安稳和享受。

我们与神的关系是何等的亲,祂造了我们,还把祂神圣的生命赐给了我们。在圣经中,有许多处经节,作者常用“我的神”、“我最喜乐的神”来提起这位神。诗人们最向往的事,就是躺卧在青草地上,温柔地享受耶和华神的牧养;或者瞻仰祂的荣美,在祂的殿里,向祂求问。

约翰福音及启示录的作者─约翰,就曾“靠着主的胸膛”,向主问一些问题;他还提到主是那胸间束着金带,在金灯台中间行走的人子。“胸”代表祂的情爱,人实在与神可以有一种情深的关系。在这种关系里,得着主神圣性情的注入,成为祂在各地的金灯台。

主不是一直都是威严、公义而发怒的。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,祂的慈爱却是一生之久。在新约时代,主说,我来不是为审判,乃是为拯救人。当门徒们伴陪主游走各乡的时候,门徒的灵是一种“灌压的灵”,一定要人接受主,否则就要降火烧灭他们。主责备他们说,你们的灵如何,你们并不知道(路九55)。门徒享受的是“人就近主,人声杂沓、拥挤耶稣─被高举的气氛”。但主却说,我来要像一粒麦子,落在地里死了,将生命分赐给人,藉此结出许多的子粒来。

主是可爱的恩主─无人柔声似祂,能施安抚。祂从天到地,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,将救恩带给万人。祂是何等的低就,能施安抚。虽然我们就像软弱的芦苇,快熄灭的火把。但压伤的芦苇,祂不折断;将残的火把,祂不吹灭(太十二20)。为明白父神旨意,主多方祷告,带着甜美的人性殷勤走四方。马可福音描述祂废寝忘食,亲戚以为祂癫狂了(可三21)。哥林多后书说,主本来富足,却为我们成为贫穷,叫我们因祂的贫穷,可以成为富足(林后八9)。

所以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祂施恩的宝座前,为要蒙怜悯,得恩典,作我们应时的帮助。只认识主是坐在宝座上的那一位是不够的,主还有非常人性的那一面;祂极能体恤我们的软弱,进入我们的苦痛。我们都能如副歌所说─我需你,主,我需你,每时刻我需你;哦主,现在赐恩力,我来就你。